�����ɶ��˶�ƽ̨����-���ؿƼ�

公司动态

在线实时动态 了解穆特第一资讯

�����ɶ��˶�ƽ̨����-���ؿƼ�
新闻 华中大船舶与海洋学院60周年院庆穆特应邀参加
  • 时间:2019-04-18
  • 阅读量:
  • 分享


今天是2019年4月18日,恰逢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创建60周年。历经60年的发展和几次专业调整与重组,在几代船海人的努力下,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已逐步发展为学科特色鲜明、科研实力雄厚、教学质量扎实,人才成果辈出,在行业内和同类学科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院系,被誉为“新中国舰船工程师的摇篮”。

创建——顺应海军发展之需

1959年4月18日,受海军第二副司令员罗舜初中将委托,华中工学院正式成立造船系,时任华中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朱九思兼任首任系主任。因属保密专业,所以造船系对外亦称第八系。当时定下的原则是:军民兼顾,以军为主;水面水下,水下为主。筹建之初,朱九思到处“招兵买马”,将一批研究所的顶级学者和大型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苏联回来的部分留学生调入系中,充实教师队伍。同时派出大批教师赴大连海校、上海交大、哈军工等学校学习。建系之时,设立了潜艇设计与制造、船舶电气设备、船舶内燃机等3个专业,1959年9月开始招生,到了1960年3月,系里已开出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50多门,筹建了一部分实验室。


▲图为第八系首届毕业生合影。


1962年,潜艇设计与制造专业易名为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并提出“站稳讲台、走出校门、形成特色”的办学思路,奠定了学科发展坚实的基础。1964年,造船系首届完全由自己招生和培养的各专业学生毕业。


▲图为造船系师生日常学习剪影。


发展——学科分合特色渐显

70年代,造船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72年初,正式筹建“船舶动力装置与船舶机械”专业。1978年1月,船舶设计制造专业,船舶内燃机专业和船舶电气设备专业分别更名为船舶工程、船舶内燃机、船舶及船厂电气自动化,由单纯为海军服务,改为军民兼顾,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扩大专业口径。


1980年,造船系改名为船舶工程系。1981年船舶内燃机专业获得原造船系第一个博士点,同时获得船舶流体力学和船舶内燃机两个硕士点,是全国第一批有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1983年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船舶工程系改为船舶与海洋系,船舶及船厂电气自动化专业改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1984年和1986年又先后获得船舶流体力学和船舶结构力学专业博士点,1986年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船舶与海洋工程系获特辅机装置与系统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2年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学科又与自控系和电力系联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建立了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1997年,学校进行学科调整和院系重组,成立了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辖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应用电子工程、汽车工程四个系以及智能机械与控制研究所。1998年,学科调整,流体力学学科与结构力学学科并入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学科,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学科成为博士点。同年,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1999年按照教育部的专业调整的要求,动力机械工程、应用电子工程剥离,调整为船舶与海洋工程、汽车工程两个系,智能机械与控制研究所改名为轮机工程研究所。


2000年,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专业合并到学院。随着校内的专业调整,轮机工程研究所改为轮机工程专业教研室。同年,交通学院获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轮机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汽车工程系从学院剥离。2002年,成立轮机工程及自动化系并开始招收本科生。


▲图为船舶与海洋工程水池实验室。


振奋——“船”承建功新时代

2008年,学校再一次对部分院系和学科进行调整。4月8日,学院更名为“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下设船舶与海洋工程系、轮机工程与自动化系。原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专业调整至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成立以后,学科发展成果稳步提升。2010年,学院“船舶和海洋水动力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2013年,学院获批“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2014年,学院参与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的“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获得教育部、财政部认定。2015年,学院参与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的“中国海洋装备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获得中国工程院批准。2016年,学院获批国防科工局“船舶设计与制造”主干类国防特色学科。2017年,学院参与中船重工750试验场牵头的“海洋工程装备检测试验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获得国家发改委认定。2018年,“船舶数据技术与支撑软件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获得省发改委认定。学院是两大国际组织ITTC和ISSC的成员单位。


各项科研工作呈现了稳中有升的态势。2016年以来,累计科研项目到账经费已经突破亿元,年人均经费达到100万元以上。充裕的科研经费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教学成果显著。2013年,学院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于2015年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在2014年教育部本科专业审核评估中,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和轮机工程专业分获“优秀”“良好”等级。2008年以来,学院出版教材10部,获批学校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共8项,经费共600万元。


学院注重“人才兴院”,强调引培结合,努力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师资队伍。学院通过“东湖论坛”等途径聚集海内外不同学术背景的优秀青年学者,围绕相关领域的前沿科学主题展开交流与探讨,为人才引进打下良好基础。截至目前,学院共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2人,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入选“楚天学者计划”。


造波、造浪系统


峥嵘六十载,一代代船海人筚路蓝缕,将梦想与汗水遍洒在新中国的蓝色国土。如果说,造船系的成立是为响应毛泽东主席“我们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的伟大号召,那么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的发展则是凝聚着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海洋强国”的殷切期望,让一代又一代的船海人为之终身奋斗!


而穆特科技的前身也正是来自于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的实验室,继承了自主科研的优良氛围。公司成立之后,最初的业务主要是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方案设计,从商业层面上来方案设计确实很难支持创业公司的营收,不过好的方面是为公司储备了大量的技术积累。

目前,穆特科技已与包括华中大、清华大学、北京航空大学、中科院等在内的60余家高校及科研院所达成合作。穆特科技致力于成为中国海军工及海工行业海浪补偿高端装备供应商。


穆特科技正在与国内多家风电公司、共同研发海洋工程应用项目,成功后可获得量产,替  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未来,周希望穆特科技在海浪补偿领域继续钻研,可以做到国内优质品牌,走出国门,服务更多的国家与企业。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厂家-穆特科技